close

在作新的project的時候 發現台灣的7-Eleven出了一系列的自有品牌

一向對國內的食品大廠還蠻有信心的 我曾經有一度還想買統一的股票 因為我覺得這是一個很用心的企業 現在 在自有品牌的推出上 統一終於趕上腳步了

一系列的自有品牌由茶飲料打先鋒 推出了日本設計的包裝 四種口味紅茶綠茶烏龍與檸檬紅 600ml的容量只賣台幣17元 比茶裏王 絕品好茶 御茶園等等都便宜多了 而且有統一的品牌保證 我下次回去試試看 其實相信一定比較難喝 不過統一的用心看的到 (我好像在打廣告 可能被他們溫馨的廣告洗腦的太嚴重)

之前7-11也有推出Dr. Milker或是Dr. Coffee等等 蠻有質感的玻璃瓶裝 顛覆自有品牌的印象~

自從工作上接觸到自有品牌 我就開始使用某些商品 進而認同

自有品牌多半是由製造大廠代工 只是包裝上較簡單 並且價格更便宜 因為他們總不用付給自己上架費吧 這對製造商來說 是很大的一筆費用 廣告也省了 因為零售通路總是會把自有品牌擺放在比較顯眼的地方 所以消費者容易看到 就不太用作廣告了

我使用過像Watson's的衛生紙 有簡單的顏色包裝 NTUC的橄欖油 家樂福的巧克力等等 我都買過 不過有些東西就不值得買 譬如我跟洗衣精廠商聊過 現在台灣的洗衣粉愈來愈便宜 是因為材料愈用愈爛 有些自有品牌只要求便宜 不要求品質 那就不太可取了

還有我最不屑的就是像Watson's把自己的沐浴乳包裝地跟Dove超像的 然後還擺在隔壁 這樣人家很容易拿錯 對大品牌的殺傷力蠻大的咧

現在在台灣作製造商真的還蠻可憐 原物料包材運輸費用上漲 零售通路量販店還不准他們漲價 (消費者也不喜歡啦 哈哈) 壓縮了毛利空間 然後上架費又收的很貴 有時候有錢也上不了7-11

跟在香港作美國TJ Maxx物流的K聊 他說還是作retailing最賺 像Target這些的 可以賺的利潤約70%哪 如果是自有品牌 賺的就更多了 這樣一來 一般的製造商就可憐了

不過時勢所趨哪 自有品牌勢必會愈來愈多 所以品牌之間的定位就更重要了 可以預見的 商品週期也越來越短 台灣的消費市場真是競爭!

我還是會購買自有品牌 希望這些零售商可以把品質把關地更好 把包裝作的精緻一點 不過簡單一點沒關係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yichun22 的頭像
    yichun22

    我在倚色佳

    yichun2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